作者:陌爺地產圈
來源:陌爺地產圈(ID:gh_6e6c6fd48723)
作為一只資深投拓老狗,既一線跟過不計其數的項目,也做過總部投資評審
既經歷過簡單高效、老板決策的扁平化的公司,也經歷過流程繁瑣,多級體系的集團公司
對于一名投資拓展人員而言,除了看地、談判、喝酒等對外事務以外,可研報告占據了一名初級投拓人員60%以上的時間和精力
隨著房地產逐漸走向精細化管理的模式,不少開發(fā)商對于投資權限的下放開始變得更加謹慎
許多投拓也會抱怨,投資評審報告及其冗雜
1
首先是可研報告中由投資條線占主導的內容部分少之又少
方案是由設計條線出具,成本給出成本測算,營銷給到價格定位及客群分析,就連測算報告也需要財務部的審核通過
對于招拍掛項目而言,投資逐漸的演變成了資料收集、統(tǒng)籌協(xié)調、安排上會、催盯流程的角色
2
其次,流程繁瑣和報告冗雜的最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做投資決策的投委們不可能做到對所有城市和地塊的熟悉
投資可研報告更多的是在幫助老板們理解和評價地塊的投資價值
但是從做投資評審的經驗來看,老板真正關心的只有固定的幾個評價維度,而能夠把一個項目說清楚說透也只需要這10p左右,再多的報告都只是在堆砌
投資可研報告越來越繁瑣的原因在于從集團總部到分公司再到投資團隊,中間的上傳下達導致對評審報告在形式上的要求越來越多
再加上,不排除區(qū)域甚至總部對于一線投資工作不了解甚至是沒有實操經驗的人員
為了凸顯存在感和專業(yè)性,只能從報告層面提問題,甚至是跟一線人員摳字眼
3
對于一個熟悉的城市,投資可研報告只需要10p,再多都是廢話!
1、項目區(qū)位
最直觀的可以反映出地塊所在區(qū)域與板塊,從剛需、剛改、首改、改善等的維度大致可以適配出該宗地塊可以做什么樣的產品、什么樣的定位,如果周邊已有我司在售項目,自然一目了然
2、項目基本情況
主要包括規(guī)劃指標、設計要求、掛牌條件、競買時間等信息,對于地塊的基本信息可以很精煉的全部掌握
3、交通及配套
關注目標地塊周邊的地鐵、主干道等的通達性,周邊商業(yè)、教育、醫(yī)療等配套是否成熟、周邊是否有對于貨值產生折損的不利因素等
4、住宅市場&土地市場
這部分內容是比較核心與關鍵的,主要是與周邊歷史成交地塊及在售項目做對標,進而推導出目標地塊預計售價、預計土拍激烈程度及溢價率等,直接影響到授權價格
5、 強排方案
目標地塊在規(guī)劃指標確定的前提下,能做什么樣的業(yè)態(tài),同時需要適配對應產品線,如何做到貨值最大化等,強排也是成本測算和投資測算的基礎
6、成本測算
基于方案指標、適配產品線、客研輸出等多維度對目標地塊的預估成本做出假設,核心的輸出結果無外乎建筑單方成本、可售單方成本、計容單方成本等
7、價格定位 & 流速分析 & 客群分析
投資測算的價格往往對于價格及流速最為敏感,所以這部分內容也是極其關鍵
8、工期假設
主要關注開工、取證、預售、竣備交付等大的工期節(jié)點,隨著近兩年開發(fā)商對于快周轉的訴求,對于節(jié)點也一般都會制定標準工期
9、測算模型
投資測算是對項目投資價值結論性的輸出,自然不可或缺
10、敏感性分析
模擬在不同售價假設、成本價折環(huán)境下的項目效益變動情況,這個維度更多的是供領導決策授權價的范圍
無論對于投資評審人員、投資決策人員、項目評判人員,即便可研報告寫得再多,核心關注的也無外乎以上幾個方
而可研報告之所以越來越冗雜,核心還是在于苦逼的一線投拓與投資決策層對于項目的認知和理解程度不同
而為了讓領導能夠做出決策,越來越冗雜的可研報告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形式上的替代!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本文由“陌爺地產圈”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投資可研報告只需要10p,別再堆砌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