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觀點地產新媒體
來源:觀點(ID:guandianweixin)
200億目標未竟、負債攀升,對綠地而言,此次酒店REITs獲批或許是這場試煉為數不多的安慰。
觀點地產網 2021年伊始,有關公募REITs業(yè)務的配套細則、結算配套規(guī)則等文件接連發(fā)布,國內公募REITs向前跨出了巨大的一步。
有人說,公募REITs跑到今天,已經剩下最后一公里了。但這一公里何時才能走完,依舊是諸多地產從業(yè)人員翹首以盼的問題。
在國內公募REITs加速推進的同時,不少房地產企業(yè)已經將目光瞄準了海外的REITs市場,如綠地集團。
近日,知情人士透露,綠地集團即將在新加坡交易所發(fā)行酒店REITs,目前在認購階段,已與境內大型金融集團、境外大型地產集團、東南亞主權基金以及海外多策略基金等確定合作意向。
事實上,自2016年首次提出要將旗下19家酒店物業(yè)打包以REITs形式上市至今,綠地集團在新加坡市場已經輾轉了五年時間,而此次酒店REITs成功獲批,無疑意味著綠地集團“減重”的又一次積極嘗試。
但酒店REITs不同于股票、債券,其收益主要來源于物業(yè)的運營收入和不動產的升值,在全球疫情尚無結束預期的當下,酒店運營無疑將受到重大影響,因此該筆REITs的上漲空間同樣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核心命題。
輾轉五年的新加坡征程
此前,綠地金融控股集團首席戰(zhàn)略官李想在觀點資本圓桌透露,為了應對國內REITs的發(fā)展歷程,實現商業(yè)資金的回流,綠地金融選擇了“出?!?。
試水的首選地是新加坡。
據悉,綠地集團即將在新加坡交易所發(fā)行酒店REITs,底層資產為綠地旗下的相關酒店資產,同時本次發(fā)行REITs并非一次性脫售自持酒店,而是計劃長期向REITs注入資產,打造全亞洲最大的酒店REITs平臺。
目前,綠地新加坡酒店REITs認購火熱,已與境內大型金融集團、境外大型地產集團、東南亞主權基金以及海外多策略基金等確定合作意向。
對綠地來說,這筆酒店REITs的發(fā)行可謂幾經波折。
最早在2016年,綠地控股的全資子公司與榮耀基金旗下Amare投資管理集團在新加坡簽署協(xié)議,設立酒店業(yè)房地產投資信托,并計劃從綠地手里收購19家總價值約210億元的中國境內酒店物業(yè),于新加坡證交所主板上市。
其中,首批收購的資產為綠地旗下上海綠地梅隴智選假日酒店、南京綠地洲際酒店、濟南綠地美利亞酒店、西安綠地假日酒店、鄭州鄭東新區(qū)雅樂軒酒店、揚州綠地福朋喜來登酒店等六家酒店(包括物業(yè)和部分酒店運營資產),總收購價款暫定為62億元。
有分析人士提到,當時,新加坡REITs的運作條例已經比較成熟,資本市場對綠地這筆酒店REITs也持樂觀的態(tài)度。
盡管外界的叫好聲不斷,但在上述交易過后,有關該筆REITs的動態(tài)少之又少,談論聲音戛然而止,綠地新加坡酒店REITs亦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直到2020年末,綠地拿下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2021年初,媒體消息稱,綠地集團在新加坡發(fā)行的酒店REIT已經獲批,預計于今年5、6月間在新交所上市,綠地輾轉五年的REITs征程終于有了新的動向。
最新消息顯示,綠地集團即將在新加坡交易所發(fā)行酒店REITs,目前認購火熱。
但熟悉綠地金融的相關人士告訴觀點地產新媒體,上述產品的底層資產仍然為酒店,但與2016年相比,內容還是有所改變的。
雖然關于該筆信托產品的底層資產、交易價格等并未對外透露,但分析人士表示,境內酒店業(yè)務疫后恢復情況還不錯的,上述底層資產大概率還是以境內的自持酒店物業(yè)為主。
早在2018年,張玉良曾說過,綠地將用三年時間,打造200億元以上年收入、以酒店為核心業(yè)務、以旅游及會展為兩翼引擎、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酒店旅游集團。
但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如今三年期限已至,張玉良的小目標接連落空。
據悉,綠地集團自2005年就涉足酒店旅游業(yè),截至目前,該公司自持及投資管理的酒店項目已超過200家,但可以發(fā)現,綠地酒店更多還是以重資產為主,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中期,該公司擁有營運酒店44家,客房總數11670間,其中自營酒店29家,海外酒店2家。輕資產輸出方面,該公司投資和管理的酒店項目已遍布國內及亞洲、澳洲、美洲、歐洲、非洲等全球多國約100座城市。
除此之外,2020年該公司首個微旅游度假目的地在上海三甲港正式開園,會展方面,則擁有10個咨詢服務項目。
業(yè)績方面,2015年,綠地集團酒店業(yè)務實現營收15.58億元,經過數年時間的發(fā)展,到2019年也不過23.49億元,增速較為緩慢,而2020年中期,該公司包含商貿產業(yè)、金融產業(yè)、酒店旅游產業(yè)、健康產業(yè)的營業(yè)收入未及百億,與200億元目標相距甚遠。
在業(yè)績爬坡緩慢的當下,綠地控股的負債水平卻迅速上揚,根據2020年度業(yè)績快報,綠地目前總資產13491.25億元,同比增長17.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833.97億元,同比增長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6.85元,同比增長5.71%;資產負債率88.28%。
200億目標未竟、負債攀升,對綠地而言,此次酒店REITs獲批或許是這場試煉為數不多的安慰。
一方面,隨著房地產行業(yè)進入存量時代,此類有效盤活存量資產、降低企業(yè)杠桿的金融工具逐漸成為香餑餑,此次試水成功,意味著綠地將獲得一個新的融資渠道。
另一方面,將自持酒店裝入信托并實現上市,能夠使得此類自持物業(yè)實現股權資本變現回收,從而將投入大、周期長的酒店物業(yè)輕資產運營,提高整體資金的流動性。
分析人士提到:“雖然目前國內公募REITs要求的底層資產為基礎設施,但海外REITs已經拓展至酒店、產業(yè)園區(qū)、商業(yè)等業(yè)務,不排除綠地會將旗下文旅、商業(yè)等物業(yè)繼續(xù)裝入信托當中?!?/p>
或許,此次在新加坡發(fā)行酒店REITs僅僅是一個開始,綠地在澳大利亞、英國、美國有不少海外項目,后續(xù)亦可以配合其國際項目去熟悉不同的資產市場。
但不可忽視的是,酒店REITs的收益來源主要依賴于運營收入和房產升值,目前酒店運營短板尚存,上述分析人士對這一觀點表示認同,他提到,“境內酒店的業(yè)主回報率大多遠不如辦公樓和商場,屬于相對次級的標的資產”。
與此同時,2020年疫情來襲,給酒店、旅游等業(yè)務帶來了重創(chuàng),這些因素最終是否會傳導至此次新加坡酒店REITs上,尚不可知。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本文由“觀點”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